长三角探索“减排”之路
浏览: 发布日期:2022-07-11
“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%以上,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超过30%。新建公共机构建筑、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”,这是安徽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目标。
比如,江苏《关于“十四五”全社会节能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深入推进工业节能提效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,“十四五”期间,创建绿色工厂1000家,建成绿色园区10个以上。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,对行业产能已饱和的拟建“两高”项目须落实能耗不少于1.2倍减量替代政策。建立能效水平体系,按照“就高不就低”原则,确定各行业能效标杆水平。实施节能和能效提升计划,推进能源综合梯级利用,持续淘汰落后煤电产能,深化燃煤电厂节能减排和灵活性改造。推广适用装备技术,鼓励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。
“为了尽快实现我国碳中和、碳达峰的双碳目标,全国各个城市都开展了节能减排的项目。”徐炜说,如对煤电节能降碳的改造、对建材等行业的节能降碳等,坚决要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的项目继续盲目发展。
“当然,‘双碳’目标的达成,不仅需要政府、行业的努力,也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。”徐炜强调。
针对具体细分领域,各地的改造目标、行动部署等各有侧重。
安徽实施方案提出:“十四五”时期,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%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%。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。
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%以上,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超过30%。新建公共机构建筑、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。
到2025年,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比例超过80%。
与此同时,《上海市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》近日发布。其中提到,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和示范试点。此外,印发“1+1+8+13”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文件,推动各区科学制定本区碳达峰实施方案。加快能源产业绿色升级,积极促进光伏、风电、氢能等新能源发展;推动工业低碳转型,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,深度实施节能挖潜。
上海工作安排还具体到各区县。比如,推进崇明三岛开展低碳零碳负碳试点示范,支持宝武集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,组织推动实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试点示范项目。
“产业升级转型,减少碳排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,碳中和是我们进行二次升级和能源替代的基础。”徐炜进一步分析称,要从建立在高碳排放基础上的快速发展转到低碳发展需要标准,“这种标准可以引导相关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,将产生新的龙头企业”。
以浙江为例,浙江4月24日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多处提及钢铁行业,比如,开展新一轮制造业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攻坚行动,全省淘汰落后和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15000家以上。同时明确,以钢铁等七大高耗能行业为重点,开展公共用能系统能效诊断,每年组织实施百项省级重点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;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机制,探索氢能冶炼、氧气高炉、非高炉冶炼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突破性低碳技术应用。
博悦佳软瓷咨询热线:400-013-9278 /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